会员书架
首页 > 桃花浅浅红 > 第二十一回 桃花源记

第二十一回 桃花源记(第2/2页)

目录 加书签

    如果使用百v度A*PP或者U*C/Q.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或者安-全模式(今日*头条须关闭安-全模式)

她的背影一面而已。”

    李信吃了一惊道:“世上竟有此等人物,不知身在何处?”

    于未然仰头沉思了许久方才说道:“也罢,也罢,于某本是答应那人绝不把那里的事说给外人知道,如今为了救卫将军的性命我也只有背弃自己的诺言,说给你们知道,但是你们万万不可再泄漏出去让世人知道。”

    众人见于老板严肃慎重,齐声答应。

    于未然问李信道:“李大人可读过东晋陶潜的《桃花源记》一文?” 李信见他问这牛马不相及的事大是奇怪却也不好不答:“在下对陶潜的作品甚是喜爱,他的那首‘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我也是牢记在心,自于那篇《桃花源记》在下更是时时阅读,常为其笔下的世外桃源心向往之。”

    田邦接口道:“田某也是熟读此文,文章大意说:晋朝孝武帝时期,武陵地方有个渔夫,有一次沿着小溪划船打鱼,来到了一座繁花似锦、芳草鲜嫩的桃树林。渔夫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划着船再往前走,到了树林尽头,发现了一个小洞。他丢了船,顺着洞口摸进去,开始很狭窄,走了一段,豁然开朗,原来洞里有一个很大的村子,那里土地肥沃,桑木成林,男女老幼,来来往往,勤恳劳动,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村里的村民看到渔夫是个陌生客人,都热情地邀请他喝酒吃饭。渔夫跟大家谈起,才知道那村子里的人的祖先还是秦朝末年避难到这儿来的。他们根本不知道秦以后还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了。渔夫在那里住了几天,告别回家。他在回家路上,做了好多标记,准备下一次再去访问。回到武陵,他报告了太守。太守也感兴趣,派人跟着渔夫去找桃花林,但是怎么也找不到那个洞口了。”

    “好,好。参军大人可是记得只字不差,令于某佩服。”于未然拱手道。

    李信有些茫然问道:“于先生,这篇文章与你说的那人有关系吗?众人皆知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杜撰出来的,实际上是没有世外桃源这回事的。”

    于未然呵呵大笑:“于某年轻时也像李大人这般认为,直到于某在机缘巧合下闯入那世外桃源中才知道自己以前的看法是多么的无知。”

    众人一起惊呼道:“难道世上真有世外桃源?”

    于未然点了点头道:“是的,千真万确。”

    田邦难以置信摇头道:“不可能,不可能,如果真有这世外桃源怎么会没有人找到呢?”

    于未然笑了笑道:“世外桃源中的那人何等本事焉能随便让人找到那神仙般的境地,再说陶潜也是从其他人口中得知世外桃源的所在,他知道那渔夫是武陵人就认定世外桃源在武陵一带,他却忽略了那渔夫划船随江而上不知不觉间早已出了武陵,去到了巫县的附近。世间的人却一直以为世外桃源在武陵,如此这般寻找如何能寻出个眉目。”

    李信愕然道:“听先生如此一说,那世外桃源在那巫县附近才是。”

    于未然点头答道:“李大人说对了,那巫县境内巫峡之中还藏有一条隐蔽险峻的小巫峡,世外桃源的入口正在其中,不过就是有人找到那入口也是万万不能进入那片桃林的,就是有高人穿过那座桃林又有几人有勇气踏入那桃源的洞口呢?”

加入书签

目录 加书签
返回顶部